宿命之环

第十三章 自然苏美梦 (第2/5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宿命之环】地址:www.404xs.com

所以,他们在世的时候,不遗余力教育世人,甚至开山立户,其实是为了造就一种传承的氛围。哪知后人又将他们“神化”,借以谋取宗派的利益,争夺世上的虚名,其宗派队伍越来越壮大,其门户之见却往往越来越根深蒂固,又与其本意差得很远了。

而自然,她才真是博大、无言之教,一切教育和文本的母本。《文心雕龙》指出,天地之间有“文心”,“日月叠璧”,“山川焕绮”,“云霞雕色”,“草木贲华”,“林籁结响”,“泉石激韵”,万物皆有文理和韵致。难道只有人类懂得用语言和文字来传承吗?生命的DNA,不就是一种传承吗?可见大自然本来就有这样的智慧,而我们的心灵,我们活在这世上的种种体验,无疑和自然息息相关。

既然人类认为自己生出了智慧,那就应当用这种智慧去观察万物,去欣赏美,去好好享用这短暂的一生,如旅途般的一生,可是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去“斗”了,不管是“战斗”还是“奋斗”,或者是“与自然斗争”,本质都是两者之间的较量,人类花了太多时间去争竞,而这种争竞是无穷尽的,甚至向自己的“母亲”——大自然开战,真是令人感觉大惑不解。

固然,人类是有生存考验的,普天之下,没有一种生灵不面临生存考验,以激励其不断更新。然而,这种生存考验,在人类这里,化成了无穷尽的负担。观察鸟儿、蜜蜂,都很辛苦,可是它们在边工作也在边歌唱,人类的工作却是很不情愿的,因为我们不是按照“本能”,也即“天赋”来工作,人无法按自己的才能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,或者做了又无法与“生存”对应,从而导致各种“痛苦”。

这里的本质问题不是就出在教育吗?谁把本来不是“天赋”的东西教给了他们?不就是从小到大的教育系统吗?古人说,“人生识字忧患始”,大抵是这个意思。观察孩子受教育的方式,便能够明白文明的进化史。

一开始,要找到孩子心仪的奖励物,通过这个来使得孩子集中注意力,到后面这种奖励物变成相对抽象的“积分”了,积累到一定量就可以兑换。类似巴甫洛夫的实验,不断形成条件反射,孩子就懂得自己要按照规则去掌握知识了。这一套,直到现在的教育还在用。

最早建构这套文明体系的人,无疑是设计“游戏规则”的大师,知道如何用人性的弱点来激发人类为所谓的“群体”服务,从而使得他们这一派的力量日益强大,从而征服其他“群体”。一代又一代,文明的演化所以愈加残酷,层级也越来越多,有的人一辈子都无法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被淹没和被拯救的 小舍得(小舍得原著小说) (明星志愿同人)大明星 十州风云志 重生之霉妻无敌 侯门贵公子 讨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