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命之环

第3章家庭经济学与华尔街经济学 (第2/7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宿命之环】地址:www.404xs.com

。最终,艾斯纳在被降职后黯然辞职。

事关几十亿美元资产的命运,为什么曾经是朋友的艾斯纳和小罗伊不能跟随公司创始人的脚步,努力地和平相处呢?

除非你是位隐士,否则你绝大多数的辉煌成就和惨痛挫折都会涉及其他人。有时大家的合作完美契合,会创造出非同寻常的成果,例如《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》。但是现实社会中的谈判如同雷区,充满潜在的冲突,从玩伴间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怒火中烧,到董事会成员为了几十亿美元的项目剑拔弩张。为什么有些人是谈判高手,而有些人似乎就总是跟同事们格格不入呢?

如果我们仔细看看理性经济学的谈判规则,就会有惊人的发现:最成功的谈判团队并非总是理性地追求利益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,而是遵循了一套截然不同的规则——这正是不同的次级自我所运用的规则。了解这一点很有用,因为当你去谈判的时候,你肯定希望自己“带去”的是正确的次级自我。

<h3>博弈论</h3>

布鲁特斯和恺撒,荣格和弗洛伊德,列侬和麦卡特尼,他们都曾是著名的黄金搭档,之后的不欢而散也广为人知。哪怕关系再亲密,夫妻拌嘴、兄弟姐妹吵架、父母和孩子闹矛盾都是常有的事。人生就是一系列岌岌可危的谈判。厨房里的妻子是毫无怨言地搞好卫生,还是会挑起关于家务分工的争论?餐厅里的男人是继续主动埋单,还是会询问他的约会对象是否知道轮流请客的概念?超市里的家长是满足嚷着要糖的孩子,还是会不惜冒着孩子在众目睽睽之下大闹一场的风险而断然拒绝?

理性经济学家——那些拿数字说话的商业分析师,研究这类谈判时运用的是博弈理论(game theory)。博弈理论用冰冷生硬的数理逻辑来处理一团乱麻般的决策。例如,你是接受公司最初开出的薪水,还是继续讨价还价,承担其管理层可能把这个职位给别人的风险?经济学家为不同的结果赋予了清晰的数字价值,把令人困惑的两难局面转化成精确的数学问题。而我们人类也的确很喜欢这种清晰的逻辑——已经有8位不同的博弈理论家被授予诺贝尔奖。

如果你上过任何有关经济学或社会心理学的课,都会听到过“囚徒困境”(prisoner’s dilemma)这个理论,这正是博弈理论的典型案例。假设你是一名窃贼。有一天,你和同伙因涉嫌犯罪遭到逮捕,并被关进不同的房间。这时,地区检察官给了你两种选择:保持沉默或是认罪伏法。如果保持沉默,就是在与同伙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浴血兵锋 黄色房间的秘密 衡华 人偶馆之谜 妖夫在上林夕煜宸 花夜前行 无声落幕 镜·朱颜(玉骨遥原著小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