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命之环

番外小故事两则 (第2/4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宿命之环】地址:www.404xs.com

其不稳定。后唐从建国到灭亡只有十四年,却足足有八个人当过皇帝,这还不含追封的。也就是说平均一个皇帝不到两年的有效执政时间,可见国家政治环境极其混乱。”

“与内部形势一样混乱的还有外部环境,此时的后唐已经是强弩之末。北方石敬瑭虎视眈眈,收留了逃亡的李从厚,并与契丹结盟,意欲取代后唐,就像曾经后唐取代后梁一样。南方的吴国、闽国等地方政权,虽然名义上服从后唐的统治,但实际上并不支持后唐用兵。后唐日益衰弱,曾经依附的小国都在等待观望,如秃鹫一样,等待分食后唐的血肉。”

语文老师介绍了历史背景,才开始进入正题,介绍作者的生平:“韦荻此时担任着招讨使、观察使,替新帝巡视地方,镇压民乱,抽调军队准备与北方的石敬瑭作战。他可能也对风雨飘摇的朝廷有充分认识,知道自己人生就像笔下的旧苑、漏台、残阳、萧瑟风一样,是破败不堪,即将走向终点的存在。他灰心丧气地写道‘但求平安不求功’,说自己已经不指望挽狂澜于未倒、扶大厦于将倾,只希望苟存求活,求个平安。”

“摆烂的精神状态,领先一千多年,哈哈哈~”

看语文老师仿佛讲完了一样抄着手,底下有学生举手,“老师,不是说这首诗是写给慈德太后的吗?就是黎太、祖的生母,网上还说韦荻有可能是黎太、祖的生父。”

语文老师无奈笑笑,开始玩梗,“什么都信,只会害了你啊!不要把古人想的那么古板,那时候收义子很寻常,甚至发展到了抱大腿就要认义父的地步。韦荻若真是太、祖生父,在备受感动的情况下即便不认为亲子,也要认为义子啊。野史大多我们后人牵强附会,但只要没有明文记载,我们就不能认为那是真的。”

“刚刚讲的是这首诗的表面含义,韦荻并不是出名的诗人,晚唐诗歌已经没落,他被人引用最多的就是这句‘但求平安不求功’,非常适合当代咸鱼。至于你们在晚上看的八卦和段子,那是野史,只保证野,不保证真。这些谣言呢,是源于这首诗的契子。”

【甲午年秋,过安州节度使府逢月娘,一别十三载,幸存在人间。故人日渐稀,萍水有知音。怜尔纯真意,日夜发祈愿。有感,遂作诗以赠。】老师早有预料要讲这个,PPT下一页放出了这段话,背景是一棵深秋的木芙蓉,树叶开始泛黄,只有零星的、焉巴的花朵点缀枝头。

“韦荻路过安州节度使府,没想到遇见了十三年前有过一面之缘的古月娘,也就是青年时期的慈德太后,那时候她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炮灰师尊他不想[穿书] 狂尊 不沉沦 极品废太子 冰河洗剑录 金枝御叶 大仙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