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命之环

第 36 章 (第2/7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宿命之环】地址:www.404xs.com

利益’二字而已!知识青年上山下乡,是要在落户农村分工分,共享生产队劳动成果的!如果一个生产队地多人少,根本干不过来,他们肯定欢迎知识青年作为劳动力到来,但事实就是,此时的农村并不缺乏劳动力!

这种情况下,生产队能喜欢知识青年才有鬼了!只是因为政策把这些知识青年送来,不得不接受而已!

学农的学生则不同,他们来劳动,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,但他们只是劳动,最后却不会分享劳动成果!甚至吃饭什么的,他们也是有粮票,交了伙食费的!这样一来,他们就是不用成本的劳动力!

虽然这个劳动力干活肯定比不上生产队自己的劳动力,但人家是不要钱的!人家都不要钱了,这样还要什么自行车?

这种友好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,九队队长很快给学生们安排了住宿的地方,让村子里条件比较好、有空余房间的人家各领几个学生回去。因为这是生产队内部早就商量好的,所以这个时候也没什么可耽搁的,事情办的很快。

毛思嘉、于欣,还有另外两个平常关系没那么亲密,但也相处不错的女同学,张佳佳、郑娟结成了室友(如果没有结成室友的,就会被随机安排在一起)。跟着一个头上包着头巾的中年妇女,往村子深处走去。

毛思嘉第一次见这个时代的农村,一双眼睛好奇地两边张望。

那中年妇女也看到了,笑说:“你们这些城里学生都没见过农村吧?我们这儿条件算是不错的,不会让你们吃苦的以前咱们这儿可穷了,本地闺女都往外跑,后生娶不着媳妇儿,现在可好多了,都是领导人的恩情!”

这话并非大话套话,她本人是真心这么认为的。

毛思嘉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多说什么,对方说什么她都是点头。

这个村子确实是这个时候条件不错的农村,如果条件太差,也不太可能成为学校学农的基地。这不是说学校歧视相对较穷的农村,而是一般的农村不够显眼,在上级单位那里没有知名度,根本安排不上学农。

学农基地什么的,又不是学校直接和当地对接的。

毛思嘉一眼看过去,能看到一些土坯茅草的房子,但是并不多,砖瓦房占多数,光是这一点在此时的农村就是少数了。她好像听人说过,七八十年代的农村还很多茅草屋,茅草屋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漏雨,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来说,滋生在茅草中的虫子才是最困扰的。

有的时候就坐在那里,虫子就掉下来了。如果厨房在室内,需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带着农家乐 :荒年好种田 官场:从实习医生到权力巅峰 一纸婚约:顾盼生欢 鬼灯夜照上四卷 言欢 两世冤家要成亲(穿越要在加班后之一) 寻宝鼠在六零